提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年内占GDP将数倍增长,“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可能远远超出市场预期。随着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和细节的逐步颁布和实施,具有产业政策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兴先导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也将成为市场新的领涨热点……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监测]
根据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短期情绪指标在本周二见底至40%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小幅回升至57.06%,表明伴随股指的逐渐回稳,市场情绪重新趋于乐观。在乐观情绪推动下,后市延续反弹值得期待。(研究表明,市场情绪存在周期性波动,而引发股价波动的诸多因素中,投资者心理情绪占20%以上。)
根据资金监测结果显示,本周市场资金继续小幅流入47.8亿。其中,中小散户录得较大幅度的资金净流入,流入规模为52.39亿,显示随着大盘的逐渐企稳,散户开始在低位积极进场回补。监测还显示,除了超级机构录得43.43亿的资金流入外,机构、大户均录得资金小幅流出状态,显示各类主体分歧依然存在。但从周五一天的资金流向分布来看,各主体资金均为流入状态。(理论上,当前持续的负利率局面将进一步降低百姓的存款意愿,同时考虑到管理层有意识引导过高的储蓄率合理流动,未来储蓄搬家能否持续将取决于市场赚钱效应和投资信心的恢复。)
日期 |
净买入(亿) |
超级机构 |
机构 |
大户 |
中户 |
散户 |
11月15日 |
190.53 |
21.86 |
48.18 |
22.19 |
55.95 |
42.36 |
11月16日 |
-242.6 |
-11.76 |
-110.73 |
-47.35 |
-63.47 |
-9.35 |
11月17日 |
-117 |
3.85 |
-42.4 |
-31.33 |
-46.02 |
-0.79 |
11月18日 |
62.87 |
9.27 |
30.36 |
3.79 |
2.19 |
17.24 |
11月19日 |
154 |
20.21 |
54.67 |
25.15 |
38.9 |
15.38 |
本周合计 |
47.8 |
43.43 |
-19.92 |
-27.55 |
-12.45 |
64.84 |
[博弈市况透析]
随着市场对高通胀和未来政策收紧的担忧情绪由蔓延、扩散再到缓和,本周深沪大盘相应呈现加速探底后逐渐回稳的走势,最终两市股指跌幅分别收敛至3.38%和3.24%;其中上证综指在恐慌盘打压下连续跌破2900点、年线以及60天均线支撑,最低跌至2806.64点。至此,上证综指从3186.72点高位下跌以来,累计下跌380.08点,跌幅高达11.92%。不过,从周五强势逆转的走势和收出长下影的K线来看,近期连续恐慌杀跌所形成的过度反应行为将逐步得到纠偏。
针对前一阶段物价的全面上涨,本周国务院出台了稳定物价的四大措施,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同时为治理通胀定下了“24字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治理通胀新政的出台有效地缓解了市场对政策收紧的担忧情绪,对市场的负面冲击也得到有效遏制。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当前困扰行情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市场对未来的通胀趋势包括通胀持续时间、通胀拐点以及管理层对治理通胀的力度仍然存在明显分歧。12月初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对CPI的调控目标、M2增长目标以及未来货币财政政策定调都将明朗,在此之前,市场分歧恐难以消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股指表现。
本周的热点表现来看,受国家多部委出台一系列治理通胀举措的冲击,前期领涨的通胀受益板块继续大跌,其中黄金板块大跌8.73%,稀缺资源跌8.51%,煤炭、稀土、有色金属分别下跌8.21%、6.87%和6.74%。显然,随着通胀预期压力的缓和,通胀受益板块纷纷受到市场的打压。不过,通胀趋势已经形成,相关的通胀受益板块仍会有反复表现。在通胀板块承压的同时,本周创业板大涨8.26%,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另外电子器件、3G、物联网、触摸屏、智能电网、医疗器械等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类个股也有良好表现,市场热点有明显转移的迹象。
日前已经强调,管理通胀预期和治理通胀仅仅是短期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保增长、防通胀的基础上,未来政策着力点仍在于促转型和调结构。从“十二五”的规划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年内占GDP将数倍增长,“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可能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但从目前市场的热点结构表现来看,市场对调结构和促转型的政策受益板块并没有充分反应。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和细节的逐步颁布和实施,具有产业政策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兴先导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也将成为市场新的领涨热点。因此,从投资布局的角度来看,上述领域的代表性上市企业无疑值得投资者深入挖掘。
[今日消息面]
周五主要有以下信息值得投资者关注:
1、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转发了证监会等五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要求构建对内幕交易“齐抓共管、打防结合、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抓紧制定涉及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保密制度,尽可能缩小内幕知情人范围,原则上应停牌后或非交易时间研究论证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
2、国家信息中心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将达到3.8%,全年CPI涨幅略超3%的调控目标,仍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相关部门应适时推动货币政策由扩张转向中性,并采取组合调控措施确保物价水平稳定。报告预计,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8.7%,比三季度放缓0.9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10%,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预期依然强劲。
3、国资委有关部门负责人18日表示,要进一步规范国有股东行为,使之成为资本市场诚信守法的表率。上市公司国有股东在相关证券停牌前,不向有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就涉及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有关事项进行汇报、沟通或报送书面材料。
4、2010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明显提速,截至11月17日,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09只,如果考虑到目前正在发行的34只基金,将超过2009年120只新基金发行水平,也将成为基金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基金新产品审批的多通道制度是今年新基金发行提速的主要原因。
5、本周央行于周二、周四分别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和160亿元3月期央票,合计回笼资金260亿元,部分对冲本周1000亿元的到期资金后,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74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四周实施净回笼后的首度净投放操作。
(广州万隆 凌学文/执业分析师)
评论